为什么要修改文章?
因为,好文章是改出来的。
海明威说:“一切文章的初稿都是狗屎。”
初稿注定是一个不完美的产物,哪怕是海明威这样的大作家,也会觉得自己的初稿像狗屎。
鲁迅先生说:“写完后至少看两遍,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、句、段删去,毫不可惜。”
托尔斯泰说:“不要讨厌修改,而要把同一篇东西改写十遍、二十遍。”
茅盾说:“练习写作的秘诀是不怕修改。”
如何修改文章,提升成稿效果?
五个步骤分享给你。
1.通读全文,打磨框架
做任何事,要先搞定关键节点。修改文章,要从整体到局部,再从局部到细节,也就是先修改重要、核心的东西。因此,修改文章,就是在明确核心立意的基础上,从框架着手。框架如果出现了问题,后续的修改都是治标不治本的。
1)开头的修改原则
审视开头是否能引向文章的核心立意,有没有吸引力,是不是大部分读者感兴趣的。
2)结尾的修改原则
看结尾有没有扣题,能不能制造共鸣、引发话题等,以及最核心的——能不能刺激读者主动分享文章。
3)小标题的三个修改原则
第一点,看小标题和核心主题的关联性,看每个小标题是否服务于主题,这是检验小标题是否合格的最基本标准。
第二点,判断小标题是否简洁有力,是否足够吸引眼球。你可以把小标题单独拿出来,这样可以更直观地感受每个小标题给读者的感觉。
第三点,调整小标题之间的逻辑顺序,看是否存在逻辑混乱、不流畅之处。你可以把所有小标题从上至下读一遍,这样就会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。
2.修改文章,也改思想
现代著名作家、教育家叶圣陶谈到写作时说:“写文章就是说话,也就是想心思。思想、语言、文字,三样其实都是一样。想得认真,是一层,运用相当的语言文字,把那想得认真的心思表达出来,又是一层。”
因此,修改文章不是什么雕虫小技,其实就是修改思想。
当你明确整篇文章的核心立意、思想、价值观之后,在修改过程中,要把那些偏离的、不妥的案例和表达纠正过来。
你的表达要能正确传达出你想表达的,有时候你以为自己写明白了,其实没有;即使写明白了,读者也不一定能看明白。你的案例要契合主题,不能自相矛盾。
也就是说,一篇文章要在底层逻辑上立得住,在价值观上经得起评判。
3.逐字逐句,删词改句
主体上的修改完成后,接下来就是对细节的修改。
打磨细节的第一步是:逐字逐句,删词改句。
“删”就是把没用的删掉,“改”就是把有用的改得更好。
1)删
“我们应当先把不必要的话、不必要的字,狠狠地删去,像农人锄草那样。不要心疼一句好句子,或一个漂亮字,假若那一句、那一字在全段全句中并不起什么好的作用。文章正像一个活东西,全体都匀称调谐就美,孤零仃的只有一处美,可是跟全体不调谐,就不美。”——老舍
所以那些看起来很不错却没什么用的字、词、句,只能算是漂亮的废话,你必须把它们删掉,就像农人锄草一样,你不能因为园地上长了一株好看的草,就不在那儿播种了。
比如“着”“得”“了”“是”“那”“就”这样的虚词,以及一些没有意义的副词、无用的形容词,总之,一切累赘的字、词、句都是杂草,要毫不犹豫地锄掉。
2)改
没用的“杂草”要锄掉,但还有一些长势不那么好的“庄稼”,我们可以对它们进行调治。
“庄稼”就是文章需要的字、词、句表达:
一个词或许能用,但是不是有更好的词?
一个句子可能通顺,但是不是有更好的表达?
一个表达在语言逻辑上没问题,但在现实意义上是不是可以更好一点?
这是我们打磨细节的第一步:删、改。删无用的,改能用的。你要记住,一篇好的文章不是一句话好,也不是一段话好,而是细节、整体上都很好。
4.从头到尾,打磨情绪
情绪还能打磨?
当然能!
文字可以传递情绪力量,具有感染人心的作用。具体技巧就是换位思考。你想象自己是读者,读到这篇文章时会产生什么样的情绪,会代入什么样的场景,然后以终为始,倒推文字怎样表达才能更打动人心。
文字逻辑通顺、意思表达清楚之后,你要站在读者的角度,代入文章的场景,把句子改得情绪更加饱满,这样读者在读的时候更容易产生共鸣。
5.朗读全篇,改至耳顺
作家赵树理提过一条写作标准:“让读者听起来顺耳,念起来上口。”这讲的是同一个道理。
通过朗读,无声的文字变成了有声的语言,朗读中嘴里一边念,耳朵一边听,就能发现文章中的毛病。有些词语听起来不顺耳,有些句子读起来不顺口,有些地方表达不清楚,有些地方结构比较混乱等,这些问题都能够在朗读中发现,在朗读中改正。
用朗读修改文章一般有三种办法。
第一,读给自己听,自己修改。美国作家海明威在近40年的创作生涯中,每天都把写好的文稿从头读一遍。
第二,读给别人听,按别人听后的反应来修改。唐代诗人白居易为了把文章改得通俗易懂,常常把写好的诗文读给老婆婆听,一直要修改到让她听懂为止。
第三,请别人读给自己听。作家老舍常常把后两种方法结合起来。他凡是写好一篇作品,就读给夫人听,请夫人提出修改意见,修改之后,又请夫人念给自己听,再次进行修改。
就像老舍说的:“我写作中有一个窍门,一个东西写完了,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,念给别人听,看念得顺不顺?准确不?别扭不?逻辑性强不?一个好句子,应该是读出来,嘴舒服,耳舒服,心舒服。”
通过朗读修改文章,虽然“笨”了点,但非常有效,你可以试试,相信会有新的收获。
写在最后
修改是每个写作者都必须面对的步骤,不要抗拒修改,不要怕麻烦,修改本身就是写作能力精进的过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