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人吃饭为什么不用餐具,用手不油腻不脏吗?

印度人吃饭为什么不用餐具,用手不油腻不脏吗?

很多中国人第一次看到印度人用手吃饭,都会露出疑惑甚至震惊的表情。米饭配咖喱、蘸酱抓肉,捏一团再送进嘴里,吃得还挺香。可在我们的认知里,这种不用筷子、也不用刀叉的“手抓”方式,看起来未免太不卫生了点吧?

但这个看起来“原始”的饮食方式,其实背后藏着不少文化逻辑和生活智慧。用手吃饭,并不代表粗糙、不讲卫生,它只是另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。

在印度教文化中,人的手不是工具,而是一种与自然连接的媒介。他们相信,手指代表自然界的五种元素——土、水、火、风、空。吃饭时用手触碰食物,才能让人真正“参与到”吃这件事中,唤醒全身的感知。这种仪式感,是刀叉筷子给不了的。

有人可能会问:那油不油?脏不脏?其实印度人吃饭是很讲究的。他们一般只用右手吃饭,因为左手被认为是不洁净的。饭前饭后一定要洗手,很多印度家庭还会专门准备洗手水和毛巾放在饭桌旁。

而且,他们不是“乱抓一通”,而是有技术含量的。比如吃米饭,会用指尖把饭和酱料捏合成小团,再用拇指轻轻推入口中。整个动作协调、有节奏,既不容易弄脏,也不会掉饭粒。你真去体验一次,会发现比想象中舒服得多。

其实我们自己也并非从不“动手”。吃烧烤、啃鸡腿、撸串、包饺子,哪个不是直接上手?况且我们新疆也有手抓饭。关键不在于用不用手,而在于清洁习惯是否到位、用餐环境是否卫生。

展开全文

有人做过实验,用手吃饭比用勺子更能刺激食欲,也更容易掌握“每一口”的分量和温度。手掌接触食物的同时,也是一种与食物之间建立感情的过程。它让你从“机械摄入”转变为“感官参与”。

当然,不可否认的是,在一些街头小摊或条件不佳的地方,卫生问题确实存在。但那不是“手抓饭”的错,是整体卫生条件的限制。其实很多中产家庭、正规餐厅对个人卫生的要求一点不比我们低。

你不习惯不代表它不好,就像有人不会用筷子,也不能说筷子不合理。

在全球化越来越强的今天,文化之间的差异已经越来越容易被看见。我们不需要模仿别人,但也不妨带着好奇心去理解。用手吃饭,不一定适合每个人,但它背后的逻辑值得每个人尊重。

毕竟,吃饭这件事,不只是果腹那么简单。怎么吃,也是一种文化的选择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